Vol.7/ 一闪
时间是一样神奇的东西,尽管大多人认同它客观上总是一天二十四小时,一小时六十分钟,一分钟六十秒,但我们也都亲身经历过一抬头就已经过去了好几小时的飞速流逝,也体会过四十分钟的课怎么都过不去的缓慢挪动。
十月于我而言是飞速流逝的那一种类型。在假期的季节到来前总是有做不完的工作,有无限多的对话要回,有无数的文档要写,永远都没法从工作状态中剥离。躺在床上的时候无法回忆自己究竟度过了怎样的一天,每天无法入眠也无法完全醒来。
然后,十月就在这样的茫然中一闪而过了。
回归
十月最有趣的事情大概是去了好几次公司,倒是疫情以来第一次回公司。掐指一算,距离上次去办公室已经有大概一年半的时间了吧,甚至比之前在办公室工作的时间都要更长了。
说是“回”公司,实际上我的工位已经被挪到了新建造的办公楼里。重新整理自己的物品的时候,发现一年半前的零食也被收进了箱子里,安安静静地躺在属于我的小箱子里。把鼠标键盘水杯都重新放回桌子上,再擦过键盘和屏幕,最后再摆上毛绒玩具,才像是自己的工位了。新的座位似乎有了更好的屏幕,插上电脑后怎么也无法习惯超高分辨率的屏幕,键盘用起来也不记得键位了,触控板好像也有种不属于自己的感觉。总而言之感觉哪里都不对,现在反而不习惯在办公室坐着工作了。
说说新的办公楼好了。新的办公楼没有人的时候还是很具有设计感的。室内是四层楼,新的楼似乎是吸取了教训,中间的走廊上放着一些公共的休息区域和一些比较大的会议室,把工位放到了两边,还需要推门才能进入,和公共区域有了一些物理上的隔阂,似乎会有更小的影响。可以预见到再也不会在工作室旁边就有人一边聊天一边经过,不过何时才能恢复到有如此多人在办公室上班。中间还有许多神奇的装饰,从二楼、三楼和四楼看是不同的感觉。在办公室转了好几圈,也从新楼走到旧的食堂去吃了饭,楼下的花园又有大片的绿色,而后真的觉得新楼既漂亮也明亮。
办公楼连着停车楼,准确地说其实停车楼连着两栋不同的办公楼,我所在的新建造的是其中一栋。办公室的二层对应着停车楼的二层,不过办公室三层对应着停车楼四层,办公室四层对应着停车楼六层,车位比之前的办公楼充裕了不少,不过总是隐约觉得有些对应不上。直到发现办公室的一楼似乎有半层在地下,才觉得合理了起来。
从十一月开始大家可以自由地出入办公室了,自然是希望十一月再去几天办公室,再适应一下下办公室的工作生活是更好的。
读与写
虽然说人生清单上有一项是想出一本书,但自己却是既不算是有天赋,也不算是努力的人,既无法在灵感出现时马上放下去思考,也很难坚持坐在书桌前写下属于自己的文字。写作在我生活中的比重终究是很小的一部分,因为需要传递的感情并不多,需要传递的观点也并不多。我能清晰地回忆起某一次真情的哭泣或是失望时身体的反应,却无法完全反应到文字上,我猜想每个人体会这些感情的方式是不同的,就算真实地写下我的反应,或许也无法传递给他人。写作本身就是私人化的事情,把自己的精神世界暴露给他人看,力求真实。
读书实际上也是很私人化的事情。于我而言,看一个作品,其实就是看作者如何把一个空盒子填满。短篇作品就填的就是小盒子,长篇品填的就是大盒子。如果要具像化的话,大概三五千字的小说对我来说是大概普通马克杯包装的大小,二十万字的小说大概是普通抽屉大小(得封起来),两百万字的小说大概是一个衣帽间的大小(记得关门)。
标准的盒子当然是方正的,每个角都是规规矩矩的直角,读起来的感觉心里有底的。相当于一伸手,发现摸到一个面的一角,就明白这就到头了,接着便知道接下来这个面的大致走向,直到触碰到下一个面,便转个弯继续摸索。有些作品更接近球体,伸手触摸只感觉到它是连续的,但确切得知的联系又只有自己经过的那一条路径。直到摸回了原点,回头望一眼全貌,才发现密密麻麻的相关性原来就在途中。有些作品是不规则的形状,每一步都透着奇怪,这一步往上了,下一步却是往左,好像在走没有地图的迷宫,只能小心翼翼一直跟着左手边的墙。最终就算摸清了整体形状,也依然不理解每一个角落的确切意图,但不得不承认它构成了一个奇妙的整体。
每个作者填盒子的方法也大不相同,有的是直接从外面伸手去画,寥寥几笔勾勒出大致的模样,倒是形似,凑近了看发现研究细节毫无意义。有些作者是坐在盒子里的工笔画家,一笔一画地追求准确。有些人在盒子里放上香薰,而另一些打开音乐;有些人给你在最佳位置摆好了沙发,有些人却坚信让你自己在盒子里探索是最美妙的。
这样盒子与盒子之间自然是难以进行直接对比的。有些人喜欢圆的有些人喜欢方的,有些人的喜欢大的有些人喜欢小的。但人性有相通之处,伟大的盒子也有相通之处,至于这个相通之处是否能具体地打动到一个人,受太多因素的影响,大概是大可不必在意自己和他人观点不那么一致吧。
不过话说回来,十月最终读完了不少书。很忙的时候阅读反而成了最解压的事情之一。《现代艺术150年 : 一个未完成的故事》是感觉是十月读的最值的的一本书。其实放在几年前是压根不会去想到日后会有一天真情实感地开始想要理解现代艺术,也开始真正地有一些理解现代艺术究竟是什么或是要表达何仲思想。画家在画面中留下的线索其实不比作者在作品中留下的线索要更少,但是解析的难度要大得多。我更愿意将画作理解成一个密室,当你以为已经解密了所有的事情走出了房间,但真的被工作人员重新带领走一遍的话,就会发现自己的理解中缺失了很多的彩蛋。但所谓创作,也是需要不能被理解的部分的。如果作者什么都告诉了读者,反而缺失了神秘感和能引发人共鸣的部分。
《人生海海》是前两年被捧得很高的一本中国文学作品。倒也觉得不差,但说实话也不如大多书评说的那么神乎其神。之前也没有读过麦家的其他作品,不过利用人类“窥私欲”写成的作品终究是吊人胃口的。从我心里的标准来说的话,《活着》这本书至少是《人生海海》的三倍好,如果有必要推荐的话,还是觉得《活着》更好一些。《焦虑的人》算是典型的巴克曼式的作品,人物塑造、复杂的关系线。我猜想,只要把真相埋在深处,巴克曼就能好好发挥自己的长处。自然没有《欧维》好,或许比《外婆的道歉信》也是要差一些,不过仍然是不错的流行读物。因为《快乐》大失所望之后,又拿起了青山七惠的《风》。发现是一本更加青山七惠风格的书之后反而松了一口气。内容不多,但确确实实是青山七惠那种游离于人群之外的有趣作品,大概也符合我对青山七惠的期待。
在压力更大的时候总是倾向于读熟悉的作者的作品,因为我更容易在迷雾中找到方向。想来初中高中的时候读了大量的村上春树和东野圭吾,还有数不胜数的轻小说,多半也是这个原因。读一个作家的作品像是慢慢地了解他的为人,也越来越对他放下戒心,从小心翼翼到放松警惕,因为开始可以放心地交给他,愿意让他将你带向任何地方。
我想,我大概可以在精神世界去往任何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