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8/ 天空、蓝色的天空
我觉得我似乎不止一次说过我很喜欢天空,特别是晴朗明亮的蓝色天空。
我喜欢天空是因为它像是永远不变似的在守护着整个地球的感觉。我知道从科学上来讲这和我们看见的蓝色天空没什么关系,但是天空本身就有种奇妙的安定感。相同的安定感也来自于一望无际的平静湖水,或是深不见底的大峡谷——我也很喜欢这两者,其实比起瀑布更喜欢平静的湖水和看似毫无生机的峡谷,让我觉得是平时生活里少有的安定感。但喜欢看瀑布的人更多,我知道是为什么,可我实在是无法感同身受。有时候我会想,我和其他人一样穿上雨衣、和其他人一样被飞溅的小水滴打到脸上、或许和其他人一样感受到水滴凉凉的质感,但我露出的笑容和其他人露出笑容的原因是一样的吗?
去年差不多这个时候在读《高敏感是种天赋》,在想这些问题的时候又回重新。比起我很早前就意识到自己是内向型性格,高敏感这个标签事实上让我的人生更加松弛了。虽然我不喜欢用标签去形容人,但是不得不承认有时候标签在大段陈述的辅助下能给我的心灵带来很大的慰藉。在去年的博客里,我基本上是一笔带过了这本书,但是这本书给我的影响远比所谓“鸡汤”要长远得多——这也是我慢慢才意识到的事情。发现自己是内向者的时候,慢慢开始接受这个社会更喜欢外向者的事实,但同时也清醒地认知到融入这个社会不需要改变自己去迎合外向者组建的架构——身为内向者有只有内向者才可以做到的事情,何况这个世界上的内向者并不稀少,他们只是更不容易被看见而已。等到意识到高敏感这个特质也在被逐渐研究的时候,我的改变更多地发生在“拒绝”这件事情上。在之前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里,我并不敢于表达我不太喜欢一样大家都喜欢的事情,特别是像游乐园这种本身就象征着快乐的事情。在最近的这一年里,我逐渐开始能够直白地表达“我不喜欢做这件事,是我自身的问题,你们可以去享受”这样的感受。我逐渐意识到,当你的选择和大多数人不同的时候,其他人总是想问你要一个原因,我在很多年的时间里一直为寻找这个原因而烦恼,可“自己不喜欢”本身就是最模糊但却最为扎实的理由。或许也是因为时代改变了,人们越来越可以接受人和人就是不相似,我能够感受到身边朋友考察我的生活习惯的想法和过去逐渐不同了,而且于我而言在往更好的方向发展,生活也会变的更阳光积极一些。
话重新说回蓝天上。最近的我开始喜欢拍摄一些蓝天,翻看相册的时候发现有万里无云的晴空,也有雨后似乎还洋溢着清新气息的蓝天,也有云层很低优点阴沉的天空。湾区的这个时节是天气最丰富的时节,不似夏天日日都是晴空,偶尔会下一场持续不太久的小雨,有时断断续续会下满一整天。下过雨之后的山会绿起来一点点,肉眼可见得比之前更绿一些,然后再在几天的阳光下重新退回黄色。从办公室可以看得到远方的山,中间隔着工地和住宅,我和山之间还有玻璃窗和塔吊,但有时也会看到山的细微变化。每一天的天空也不全然相同,隔着玻璃看出去的时候也会感受到蓝色和蓝色有微妙的色差,有时候深一点点,有时候浅一点点,不过多半拍下来之后就没有什么差别了。
开始拍摄蓝天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契机,只是偶然认识了新的人,她说喜欢晒太阳,我就会想把蓝天拍给她看。有时候她会给我发来14小时以外的清晨和她手里的冰棒,告诉我那是维生素片的味道。
觉得真好,即便这并不是什么特殊的感情,也觉得活在同一片天空下的感觉真好。
搬家
整个九月下半月都在搬家,累得灵魂出窍,总算是在月底住进了新家。
搬家最麻烦的地方根本不是搬。住过人的地方总是很难收拾,要丢掉脑子判断为没有用了的东西,也会回忆起不该重新琢磨的回忆。
在这个地方住的时间超过两年了,其实算下来也不短了。在普渡的五年换了四个住所,住得最久的地方也不过是两年;到了湾区之后算上搬去的新家也才刚到第三处,在原本的公寓呆了整两年还有零碎的两个月。掐指算下来,在美国住了八年搬了六次家,其中还有一次公司赞助的跨州迁移。这次搬家的距离不算长,明明新家和旧家也就五分钟的车程,但实打实地感受到人只要活着要搬的东西就一次比一次东西更多。
新的房间比本来的小,大概和来湾区刚开始租的那个房间差不多大的样子。原本房间的东西没法全部塞进去了,多余了一张书桌还没有想好摆到哪里去,想着实在不行就卖掉吧,由发现自己的书架上还有没拼完的好多幅拼图——要是把桌子卖掉了,就没有地方给我拼拼图了。但话说回来,上次拼拼图是什么时候我已经一点都记不起来了,至少还是好几个月前的事情了。现在大段大段的可支配时间变多了一些,把更多时间花在读书或是写作上,信息茧房帮我屏蔽掉了大多让我感到不舒服或是无法承受的消息,事实上让我觉得生活更舒心了一点。去年年初开始拼拼图的时候没有想很多,大概是因为当初只有在专心看一块块拼图形状的时候才能静下心来集中注意力,而不去想自己身边各种不该由我去想的事情。时至今日,即便没有拼图的辅助,我也能够在桌前坐上八个小时十个小时,注意力又能重新集中到自己想做的事情上去,让我觉得很开心。
搬到新家本身大概也不会引起什么新的改变的,我猜想。
何况在美国呆过的这么多地方事实上并没有哪一个能够被称之为家。精神上永远是外来者、是租客、是漂浮不定的。在一个地方永远觉得自己下一年或是两年后就会搬走,早就学着不去想太久以后的事情,逼迫自己把视线放在触手可及的未来。但我有时会觉得,这未尝不是一种务实的生活哲学。
回忆
九月遇到了两本自己特别喜欢的书,一本是《微妙》,另一本是《莫失莫忘》。除此之外,开始学心理学的入门课程,希望能对心理学开始有一些更系统性的学习。
《微妙》和《莫失莫忘》我都在社交平台上多次赞不绝口。这两本书应该都不是那种大众取向的书籍,绝非流行读物,但是我很喜欢的作品。《微妙》的构成基本上是依照时间顺序来讲述的,突然的相遇和偶然的失去,随之而来牵动着生活的种种变化,以及面对故人如何展开自己的新生活。令人醉心的并不是剧情本身,而是一个又一个细节堆砌出的真实感,每一个人物的一个令人有些摸不着头脑的心理描写可能都会在跨越半本书之后被呼应,我很喜欢这样的阅读体验。全书最后几章中女主的心结逐渐放下的描写和在末尾数到数字睁开眼睛的巧思,我是十分喜欢的,即便作者并没有明确地在书中将主角的感受一字一句全部都写出来。《莫失莫忘》的世界观设定相对更加庞大和超现实(或者说“反乌托邦”)一些,但具体的叙述却依然是十分贴近生活的。我会回忆起自己的校园生活,即便它和书中描述的并不完全相同,甚至可以说毫无关联,石黑一雄写的学校似乎并不是中国的或是东亚环境下的学校,但从细节中仍然能找到和现实相关联之处。正如微信读书的高赞书评说的,在读到全书的最后一句话之前,我并不知道如此普通的一句话会给我这么大的心灵冲击。我几乎在凌晨两点的床上落泪,因为作品的第一视角甚至从来没有提起过接下来即将发生什么,只说自己会有很多休息的时间,会能够做想做的事情,但每一个读者都知道主角会走向、或者说正在走向怎样的命运之中。
写回忆的书很多,但每个人去构建回忆的方式是十分不同的。除去这个月读的两本,我还能很轻易地想起艾丽斯·芒罗的作品——很有趣的是,这三个人对于人物回忆的构建方式是完全不同的,但同样能把我留在巨大的震撼之中。
后现代的浪潮中,我觉得对于回忆的不确定性的刻画已经非常多了,但这又恰恰是我最喜欢的永恒的主题之一。《克拉拉与太阳》的豆瓣某高赞书评了里说“但这是石黑一雄,不是村上春树。”——我是十分赞成的。记忆中的自己,十几岁的时候脑子非常灵活,那时候太喜欢村上春树了,在文字中游走的不确定性最终走向一个近乎奇迹的终点。石黑一雄,以及其他我喜欢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中的作品中,没有这样的奇迹,正如我们的生活一样,没有奇迹,只有理解到自己拥有的一切,乃至于自认为可靠的回忆,都只是被自己生活的空间折射后看到的景象的那一瞬间。在那一刻之后,人要如何继续踏上自己的旅途,要如何用不可信的过去去面对不可知的未来,这是每一个意识到这一点的人都不得不面对的课题。
我从来都不自诩为记忆力很好的人。我知道自己永远只记得过去的某一个侧面,我会选择我想记住的侧面,我想或许每个人都是这样的,只是有些人不愿意承认,或者根本不屑于承认这件事情。我们都清楚得很,就算自己能记得一切,自己能看到的永远都只是一面而已——何况我们不能记得一切的一切。
我也从来都不知道要怎么依靠着不可靠的过去去找自己的未来。但我知道车到山前必有路,拥抱过去的人才能慢慢找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