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22/ 世界の终わり

本就知道2月只有28天,但真等2月过去了才会觉得原来这么短暂。

这个月的加州连日下雨。本来对加州天气不太敏感的我也觉得今年的雨季太长了。

而且太冷了,最近几乎每天都觉得太冷了。明明前一阵已经升温了,还以为春天都来了。记不起来路边的桃花是哪天开的了,是那种前一天下班时还没看到花开,第二天上班就看到整棵树都已经亮起来的那种感觉。但再过几天,没想到又降了温,风吹得要把我刮起来,第二天东边的山顶上竟然能看见白雪。即便带着嘲笑的口气说湾区人这没见过雪的样子,也不能否认这天气在湾区不太常见。

不知道这几个月电费账单会是多少钱,到现在也多少有点担心。

关于音乐……和其他一些创作

2月差不多从遇见SEKAI NO OWARI开始,现在也在听着SEKAI NO OWARI的演唱会写下这一篇文章,总觉得这个月的文章叫世界的终结也没有什么过错,就这么草率地决定了。

其实不是第一次听世终了,或者说去年的整个年末其实都浸泡在Habit里,甚至也在去年年末听了他们2022年演唱会的放送版,当时没什么感觉。直到2月初的时候偶然地从B站首页点到他们前几年的The Colors演唱会,想法才完全转变了。说实话,这场演唱会并不是他们舞美最好看的,在沉迷了好几周之后也不觉得选曲是最好的或是最有意义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那首Starlight Parade突然击中了我的心。我听着他们谢幕之后场内回荡的两句歌词,竟然觉得有点想流泪,然后再继续补了其他的演唱会,才发现竟然有这么多惊喜。

风格也好,歌词也好,真的是非常喜欢的一个乐队,引发了太多共鸣。到现在可能能排上我心里前三的程度了。

有评论说世终是商业奇迹,我在很大程度上是赞成这个论点的。虽说创作的主题并不是始终如一的,但自始至终一直在说自己想说的话——从歌词中能读到每个人对生活的想法和反思,却是用如此欢快的节奏和幻想般的方式来呈现,甚至十年如一日的这么做,实在是觉得不容易。今年Habit的爆火可能是偶然但也很有可能是必然,和Habit相似的作品以往也有很多很多。

要说到最触动我的部分之一,可能是在演唱会上主唱Fukase说起自己进入封闭医院治疗的部分。他说自己在战斗,他说感谢有人陪伴,我却只觉得感谢他说出来这段经历。这个行为本身就已经意味着很多事情。

这个月在上Abnormal Psychology的时候很多很多次在小作文里写到社会污名这个概念。有很多心理疾病难以被确诊正是因为和疾病相关的社会污名——原本确诊只是一个帮助人理解自己的过程,类似于知道自己生病了需要吃药,可是污名化心理疾病导致确诊本身带上了其他含义。这个社会对人的要求是严苛到不正常的——从微博上的讨论就看得出,它要求你时刻理性、时刻坚强、时刻乐观,但这又怎么可能呢?哪有人不曾有过不完美的瞬间呢?心理疾病和其他疾病没什么差别,就像你可以顶着小感冒继续上班,但重感冒就要请假休息是一个道理,很多疾病不影响你的正常生活,但是如果严重的话就要应对,但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社会却并不能好好接受,甚至被确诊的患者也不能这样接受。

我有时候在想,如果这个世界更宽容就好了。

但要怎么才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宽容呢?好像这是一件比我想象中更难的事情。身边人对心理疾病的接受程度很高,或许是因为周围人接受心理咨询的比例本就不低,大家不会避讳谈这个问题,甚至鼓励对方去找专业人士交流。当然也接受自己能承受各种各样的问题继续生活下去,觉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一个好的方式,可似乎整个社会来看并不是这样的。月初和很久不联系的人交谈的时候,他提到自己之前刚刚分手,并讲述了相关的故事。我对他说,“谈了那么久的恋爱分手了是一种损失,或许你想要看一下心理咨询或者找专业人士聊聊?”他的回答是“有病的是对方不是我,我不需要。”我才意识到这样非常自然的拒绝才是普遍的,也是社会污名所带来的后果。事实上,我感觉到心理咨询可能能给他带来好处的很多种方式,就算他不会被确诊为任何一种疾病,但更好应对分手也是心理咨询能带来的好处。可是这种事情也自然是勉强不来的,毕竟“心理咨询=有病”这样的等式已经潜移默化刻进了每个人的脑子里,如果不是这样就好了。

好像扯远了。

说回到创作上,这个月我深刻感觉到的是,创作应当要以自己的所思所想为中心,用艺术的方式加工自己的生活才是最为精彩的。上半月在读电影的原著小说《即使,這份戀情今晚就會從世界上消失》(因为是看了台版就直接放台版链接了),发现小说本身远比电影要更细腻,惹得我多次在半夜落泪。其中细腻的心理描写令我十分感动——我其实不太喜欢豆瓣书评中把男主叫做“男菩萨”,因为这本书中男女主其实都有相当明确的动机,并非毫无来由地爱上彼此。包括一些其他角色的描写,比电影中的刻画更加出彩,实在是很喜欢。此后在读完《今日的艺术》之后的一个有点失眠的夜读了村上春树的《眠》(非常村上春树的一本书,不赘述了)。我实在是很喜欢《今日的艺术》中的论述,艺术不存在固定形式,每个时代有自己的艺术形式这一点,我觉得和我在之前博客中写到的想法很相似。它其中另一点说到关于技艺,不需要精巧的技艺,产生了念头就该去画,我也深以为然。我不由得想起近期因为ChatGPT而带起的AIGC风潮——正如我在微博上所说的一样,它只是会说人话而已。它当然可以创造自己的艺术,但人类的艺术并不能被这些规律所定义,因为这个世界从来不是被“应该”定义的。正是因为人类如此复杂、如此自我矛盾、如此不理性,才有了艺术的存在。

非常有趣的是读了珍妮特·温森特的《写在身体上》。我知道这本书很久了,直到拖到这个月才看,多少觉得有点不如温森特的其他作品。直到我打开了豆瓣,看到了短评说这本书描写的对象是巴恩斯的妻子,我才惊觉自己踏入英国文坛泥潭。想起了上个月读的《尚待商榷的爱情》文前写的“献给帕特”是献给自己的亡妻……没错,事情就是这么巧,我是在两个月内连续读了两个作家写同一个人的同一段故事。神奇的是这几本书的出版都已经是很久之前了,我也只是顺着自己喜欢的作者往下读作品,却意外陷入了一个神奇的感情迷宫。当知道这两本书描写的几乎是同一件事的时候,突然觉得有很多本来不能理解的非理性的部分都变得可以理解了,有一种“原来是这样”的感觉——所以说艺术还是源自于生活啊!

女性主义的觉醒?

这个月互联网上的讨论热点自然绕不过上野千鹤子老师的书被引进而来内地做的几个访谈引起的轩然大波,这也是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感觉大概是杨笠的“普通但自信”之后)最大的关于女权的讨论声音。

虽然讨论声音很大,但也是很有价值的。我个人来说,虽然不赞成视频博主种种关于婚姻的观点和选择,也不认为她的思考深度足以和上野千鹤子讨论,但也非常不赞成群起而攻之的这一排景象。比起其他,反而让我更加觉得上野千鹤子的持续的输出多么不容易——即便在中国网友们都认为非常离谱的问题下,上野千鹤子老师仍然坚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说的话也仍然是很有她风格的,我感到非常敬佩。

有一条微博提到说上野千鹤子很注重“实用性”,我深以为然。像她出版的《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女生怎样活?》 ,甚至可以包括《始于极限》,其受众都是不同年龄层的普通女性。并不需要知道什么大道理就可以读懂她说的话,从一个个实例中温柔而坚定地传输着自己的价值观,不仅考虑是否正确,也考虑听者是否能理解吸收,我觉得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微博上的骂战当然能吸引很多目光,但一味站队是一种有效的宣传方式吗?两边都只是更坚定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而已,骂得越狠就越不会吸引到对方的关注,这也是必然的。

到今天还在讨论女性主义(或者说女权)是不是在中国觉醒了,我觉得已经太晚。在现在的生育大方针之下,可以预见关于女性主义的讨论空间还会继续被压缩。就算抛开国情不说,上野千鹤子当然救不了中国女性,各个文化环境下女性面临着相似但却不同的独特的挑战,甚至每个人面临的困境都是不同的。如何实践自己的所知道的道理更是难上加难。

我们该怎么做?如果我能回答,或许我就该出书了。

我所知道的是,我仍然想选择不割席。哪怕一个人说出冠夫姓这样的话,我仍然不想割席。痛骂的人足够多了,或许被痛骂之余她会反思,但也有可能她并不会。如何把这样的人拉进自己的阵营里才是我更想知道的事情——而痛骂绝不是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