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24/ 旅程

没赶上四月最后一天写,现在下了五月的第一场雨,倒是想起来四月已经过去了。

倒是也是真的感觉不太寻常,明明在湾区应该已经要夏天了才对,怎么前一天明明还是能穿着夏天的裙子美美出门的日子,后一天就变得穿一件外套还让人觉得冷。说不好是天气奇怪还是我的期待奇怪,总觉得不该是这样。

这样的时节里……四月也过去了。

《铃芽之旅》:创伤和救赎

在北美上映的第一天去看了《铃芽之旅》,因为历经了《你的名字。》和《天气之子》,原本是不对新海诚抱什么希望了,没想到《铃芽之旅》让我觉得很是惊喜,而且是那种反复回味之后觉得更加惊喜的影片。在新海诚的观众中,我应该算是喜欢以前的新海诚的那一派。认识新海诚是因为《秒速五厘米》,最喜欢的新海诚的作品是《言叶之庭》(直到现在也没有变!),原以为《你的名字。》之后,新海诚会变得只做典型的“Boy meets girl”的商业爱情动画了,在这部《铃芽之旅》中,我反而体味到了我曾经喜欢的新海诚的味道。

第一遍看的时候很喜欢一路上“Girls help girls”的各种互助的情节。“虽然不知道你在做什么,但是看起来你在做很重要的事情,所以让我帮帮你吧”这样朴实而炽热的心让人觉得是整个片温柔的底色,而铃芽自身在阻止灾害过程中的成长也就这样在旅途中一点点堆砌起来。直到最后发现拯救自己的向来都是未来的自己而非母亲,完成了救赎的循环,让我觉得导演的思想也完全传达到了。

第二遍看的时候最令我感动的是在最后的日常回忆中一遍又一遍的「行ってきます」。在影院里的一声一声中我突然意识到,这些人那一天早上的告别再也没有接上过「ただいま」,而我们没有人知道哪次道别会是和对方的最后一次。刚刚在写这篇博客的时候打开豆瓣上新海诚写的文章,看到其中“但是灾难就会让很多人有去无回,说了‘我出发了’,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就再也等不到亲人的那一句‘我回来了’。”这段话,终于感觉到或许我和导演还是有共通的心情的……

月末看了《围栏》,讲的是小报记者和冲绳当地混血儿共同追查冲绳当地发生性侵害事件的故事,我觉得讲的也不仅仅是社会问题、女权主义,也同时和性侵害的创伤有关。在Me Too运动发生的时候, 我们才知道受害的女性有多少,我们才知道声音会聚在一起有多强;与此同时,我们才知道社会对于女性的规训有多么沉重,我们也才知道原来要为谁争取到所谓正义没那么容易。剧里值得被截图的部分太多了,我只能草率地说两句喜欢。喜欢其中两位女主并不时时刻刻能理解对方,即便在为共同的目标女里,但也会产生冲突,又被化解;喜欢对受害者一遍又一遍闪回的描写,不可控的闪回,被创伤控制的人生;喜欢冲绳当地人在重压下的心态,无法改变的事情不过只能过一天算一天。

我常常在想,是这样的题材,就算在日本也只能以冲绳作为舞台、以美军的事件为主线,才能创造出安全的探讨空间。即便如此,很多话说出来还是没有办法被好好正视——如果编剧能在试探的中寻找到更多的公共空间谈论自己最关心的话题就更好了。就像新海诚对灾难的试探和描绘持续了这么久,我也会继续期待这个问题上更多的作品。

临场感

最好的临场感就是在现场,亲身经历。对我来说,很多能写下的事情也就是这样,在现场体会过了才能抽取其中的边边角角写下来,尝试传达给别人。

但终究是不可能复刻自己的感受。在我的人生现场度过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不可能精确地再次浮现,照片也不行、文字也不行,记忆再真实也不过是记忆。

所以一期一会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