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有人的微博说很庆幸自己的生日在六月,这样如果上半年过得不太好,就可以想新的一岁可以重新开始,如果下半年不太好就可以想新的一年重新开始。我的生日在十二月初,虽然不是常理上可以说“新年快乐”的时候,但说实话在冬季里要想着重新开始好好努力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这一年过成什么样就先欣然接受,至于怎么开始的事情等到明年再说,这个月可以先拖延一下,应该也是可以的。
.
今年的生日是个周三,还刚好是团建的日子。往年生日会带蛋糕到公司分给大家吃,虽然本质上只是自己想吃蛋糕而蛋糕实在是太大,虽然小时候就听说“分享快乐的话,快乐会加倍”这样的话,但是总是要到生日这种时候才会觉得确实如此。
今年没吃蛋糕,也没请人吃饭。大学的时候还会因为生日没吃到别人送的蛋糕生而闷气,现在倒是觉得庆祝生日也不是什么非得要做的事情。反而有点害怕别人的生日祝福过于沉重,自己没有什么可以回报的地方。大概真的是在湾区呆太久了
本来想随便写写日本和中国一起的这个久违的长假的流水账,不过感觉好像写太多了,所以就先把日本这些放在博客里吧。
东京篇
东京终究没有用雨天来迎接我。
不知为何,我总觉得东京应该配上雨天,电车里的人应该提着伞,湿漉漉的雨水才是属于东京的味道,但我这次没机会闻到了。
从旅游的角度来讲,这当然是好事。即便是算上我从成田机场摇摇晃晃一路坐电车到六本木的时间,在东京也没呆够48小时,而好天气是一切活动的前置条件。若是下了雨,我倒是心情不会受影响,但总是行动不便的,要多顾虑一层,总是要困难一点。在湾区呆得久了,总觉得平日里就该是不下雨的,但事实上,晴天也并不那么多。
上飞机前坐在候机室查怎么从成田去往市区,看来半天攻略觉得自己完全懂了,等到了机场的时候还是谷歌地图一查就跟着乱坐。直接把地图给窗口的工作人员看,对方说票只能用现金买,于是跑去罗森里的atm拿了两万日元。要付1210,有零有整的,所以找回
明明叫定时更新终于在今年这个时候没法做到定时这一点了。
说起来其实也早有征兆。刚开始的时候会提前几天开始动笔写的,然后从今年开始几乎都是直到日历翻过一个月才想起来,然后装模作样填上上个月最后一天的日期。上一次更新的时候已经不装了,直接填了七月份——毕竟六月末的时候不在家,这倒也是情有可原的。
属于八月的第一个周末在洛杉矶,第一次参加音乐节。说起来其实很奇怪,本来也没想到真的能叫到人一起去,也很担心这样人口密度过高的活动实在是不适合自己,结果却玩得开心。肩膀第一天就晒伤了,一个多月后的现在还有一点点肤色差,很快就要随着新陈代谢完全消失了,那趟旅程的记忆也差不多要消耗殆尽了。
九月的第一个周末是长周末,写了两天的东西又删删改改,总算是能赶上活动。毕竟被交付了活动第一棒的重任,总有一种要担起责任的感觉,尽管其实到头来搞不清是为自己还是为其他人写,总之也算是高兴的事情。最近翻看往年今日微博的时候会
因为六月底的出游,整个六月的记忆都是模糊的。晚了两天更新,大概也没人在意的。
事实上翻相册才回想起来,在六月中旬的时候还去看了Twice演唱会,现在感觉像是上个世纪那么遥远的事情了,明明才过了两三周而已。我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当时的感觉了,我从她们出现在舞台上开始就一直在落泪、一直在落泪。在用完全不正常的声音大叫,在我会的为数不多的几句歌词跟上节奏,在挥舞着手里的应援棒和所有人变成相同的颜色。噢,原来我是这个演唱会的一部分,我和所有人一样和她们在同一个时间空间里。I am a part of this——这种感觉太强烈了,我真的忍不住流泪,不是为了以前和她们的歌一起度过的日夜,而是为了现在、为了当下。说来其实也觉得很奇怪,我竟然知道这么多她们的歌,演唱会上近乎每一首都听过,副歌部分能跟上的也有不少,居然觉得有点不太真实。
开始了解kpop好像是18年的事情。读研究生的时候每天都只有在看短短
五月,很累。
不确定是因为什么而感到疲劳——确实很忙碌,到处奔波,总觉得也不至于累成这样,但真的觉得很累。事实上也算不上是精疲力尽,好像也尽可能地安排了很多时间躺在床上,但终究没有恢复到能从果断地离开床铺的精力水平。也就这样了,被子终于换成了夏天的,只是还要再加上毯子才不觉得冷,但夏天终于算是要来了吧。
又到了毕业季。五月初到底还是回了普渡,蓝天白云农田风车,还是一个老样子,但今年大概是最后一年了。今天查看天气的时候发现手机里还存了西拉法叶这个地方,怕是再过一阵子就该彻底删除了。
这次回普渡也没什么特别的。短暂地停留、吃熟悉的餐厅,在校园里那些拍了无数遍的景点再拍一次照片,好像和每一次开车前往芝加哥一样地离开,我却在想会不会是最后一次离开这里了。或许会是,或许不是,现在的我不知道,直到再到普渡的那一天才会知晓,但到那时,那次的离开也不知道会不会是最后一次了。
草莓和樱桃今年也都摘了,总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