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ubic Meter

一立方米

I Decided to Write this in English

发布于 # 虚实之间

I not only understand, but also accept this undeniable fact: the English me is different from Chinese me, and it is better. No, it is not better in the sense of vocabulary. Chinese is still my mother tongue, still the most comfortable language I speak and write with. A lot of times I cannot find the word in English, but now there are plenty of times I cannot find the word in Chinese when I talk or

这一次

发布于 # 虚实之间

旅行得越多,越觉得大多人觉得没有意义的事情对我来说才是最有意义的。 旅行的起点是去年从日本回来时说“想在夏天去镰仓看海”,没什么缘由的,选了7月中旬这样的日子,或许是因为冥冥之中觉得世终名古屋的演唱会抽选更容易。11月先抽到12号的票,然后12月抽到13号的。原本是想在4月特种兵再东京,结果既没有抽到票又突然因为排期大进短暂失去自由身,都要打算放弃看芬了,2月宣布了加场,刚好就在世终之后。3月中了票,成行这件事变得理所应当了起来。 我这几天常常在想来见这些人的理由是什么,但或许本来就不需要理由。见到一个人就会感到幸福的时刻对我来说真是很少的,可这几天我每一天每一天都过得很幸福,回想起来嫉妒自己到发疯的程度。 在现场听fukase说自己现在是最强的版本,可去年好糟糕,除了live的时间都很糟糕。我听的时候,在台下深深吸一口气,好让自己相信我自己糟糕的感觉也会过去,一点点变好起来,或许明年就会

Vol.30/ 这是想象力的问题

发布于 # 定时更新

《葬送的芙莉莲》的动画下周就要来到完结,虽然漫画还远远没有到达完结,但随着动画的结束每周的期盼又少了些。这半年以来一直有芙莉莲的陪伴,动画每周五一睁眼就要看,漫画也已经反复看了三四遍了,已经很久没有遇到如此令我感到深深共情的作品。西方幻想故事为基础的背景设定,但核心却是寿命论以及其他和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部分。 我想,正如芙莉莲所认同的,魔法是想象力的问题,而我们的生活也同样根本就是想象力的问题。 . 我自认为是一个想象力并不充沛的人,这个世界上有太多我无法想象的事情。可以说是扎根在现实生活中,同样也可以说是过于紧贴地面的想象力,这是我所拥有的东西。 我从来就没有天马行空的想象,也很难理解超出现实太多的问题。从根源上无法体会到很多类型作品的美好之处,也没有办法写出偏离现实生活太多的作品。 但同样也并不觉得自己是“脚踏实地的”,缺乏想象力并不意味着每一步都是实际的。 回想起初高中的时代,在想未

Vol.29/ 告别好难

发布于 # 定时更新

我几天前收到了心理咨询平台发来的邮件,邮件内容是说恭喜从咨询师那里毕业一个月了,问问近况如何。 这一个月我很忙。在工作,在学习,在做志愿者。如果没有这封邮件,我可能不会记起这件事情。可时间到了这个时候,刚好又是小长假,这封邮件好像把一个月的时间抹去,让人又回到收到邮件的那个早上。 那个她告诉我不仅要取消下一次见面,而且因为她怀孕而暂时离开这个平台的那个早上。 . 每半年的开始是我工作上出现情绪问题的重灾区。做计划是我不擅长的事情,同样不擅长的事还有和人开会,和人“对齐”,但这些又是一个周期开始时必须要做的事情。事实上,我也不是第一次和咨询师聊工作上的问题,也不是第一次聊和人交流的问题,但每到这个时候就会忍不住又约上和咨询师的会面。哪怕只是一个小时,一个小时也足够了。抱着这样的心情,我在一月快到末尾的时候和咨询师约了一次会面。 我时常觉得“和咨询师见面”这件事已经成为了我的应对手段之一。只要

2023年终特别号/ 在混乱中寻找秩序

发布于 # 定时更新

或许是因为去年的年终总结写得太顺利,今年企图尝试给自己的一年理出一条主线的时候并没有成功。我想过写关于第一次和每一次,想过写关于失控和控制,想过要写重逢和离别,但一切都很零散。这大概就是2023年的大致样貌:我做成了很多事,也没做成很多事,没有线索,结局也是开放式的。不论如何,这一年也已经到达了尽头,说再接再厉也好,说重新再来也好,本来时间就是连续的序列,总要去人为地寻找开端与结点。 <br/> 2023年是“回归日常”的一年。虽然疫情带来的影响早先就越来越少,但是真正要恢复去办公室上班,回到和人面对面交流的状态,还需要一些时间。我时常会想,在疫情之后我们回归的本就不是原本的日常,而是一种全新的日常。这种全新的日常需要全新的秩序,但全新的秩序并非是从零开始构建,而是从过去的秩序中留下与现在的情形相符合的部分,剔除无法适应新的现状的部分,最后再设法补充缺少的部分。这让我想起“忒修